崩盘原因分析:
虽然说是三流交易所似乎有些夸张,但从数据来看,在过去其实也是三大交易所之外的一线交易平台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曾经名声很好的交易所,如今却陷入争议之中,其“割韭菜”行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比如,最近有爆料称,在牛市期间,仍有投资者遭遇现货割韭菜,令人震惊。
空气币泛滥,平台币疲软:
平头哥发现,中币网前12个非小盘币虽然排名靠前,但上榜的134个币种,尤其是排名50位以后的币种,其实大部分都是虚拟币、传销币,甚至是零值币。例如M币就因创始人被捕而被下架归零,成为零值币的典型案例。
看了前50之后的30个币种,我发现其中至少有20个类似零基币,这个比例高得惊人。除去主流币(三大交易所共用),中币上线的币种几乎都成了空气币、传销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币种中很多都是中币独家上线的品种。如果说其他交易所有个别“割韭菜”的行为,那么中币独家上线的币种大多如此,足以让它真正被称为“野鸡交易所”。
平台币表现及疑点:
年初的时候,很多平台币迎来了一波高潮,不少平台币纷纷大涨,然而中币网的平台币价格却从过去的3-5元跌到了只有2.7,对于一个曾经名列前茅的交易所来说,实在是令人唏嘘,也让那些早期信任该平台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不禁让人疑惑,运营近八年的中币为何上线如此多的传销币、零基币?难道是去年发生的重大事故(指2020年9月的“全网福利风波”)导致平台巨额亏损,逼得中币在牛市期间疯狂割韭菜来填窟窿?
“全网福利风暴”回顾:
2020年9月17日凌晨,ZB交易所系统出现错误,价值数亿元的各种代币疯狂下发到各个账户,同时交易所各大主流币种暴跌超99%。虽然事后有官方紧急声明,称系统扩容升级错误导致数据暴涨,并承诺两点后回滚部分用户的交易数据,但这无法解释为何只有ZB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有传言称ZB遭黑客攻击,损失惨重,事后不得不暂停交易维护。
今天,中币爆料已下架KPG(鲲鹏公链)项目,上线仅三个月,用户就损失数百万。这并非孤例,暴露出中币在一年多牛市中大量割韭菜的事实。更有甚者,中币在各大交易所空投XYM币时,延迟发放一个多月,引来用户对其大刀阔斧、面目丑陋的诟病。
空气币上线、高昂上币费、“割韭菜”行为等诸多问题,似乎从侧面揭示了在拼命盈利,填补可能出现的资金缺口。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严重的警告是,尽量将数字货币存入个人钱包,远离所谓的“野鸡交易所”,防止交易所挪用用户资产进行卖空。
回首往事,对比当下混乱的加密货币市场,我们不禁反思:如果没有负面新闻频发的交易所,没有传销的生存空间,加密货币市场的生态环境是否会更加健康?在平头哥看来,合约杠杆和“野鸡交易所”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加密货币市场或许就不会面临如今如此严格的监管压力。
至于中币是否面临偿付危机?答案恐怕只有危机爆发时才能揭晓。不过,回顾去年多家交易所倒闭的教训,我们必须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