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最新行政许可项目中发现,截至2018年5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流程及申请公司情况受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307家,其中通过审核28家,未通过审核279家;未通过审核的公司中,272家处于正常等待审核状态,7家处于中止审核状态。其中,涉及4家期货公司,分别是瑞达期货、鸿业期货、南华期货、金瑞期货。
记者发现,瑞达期货早在2016年12月就已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但此后一直未有新进展;鸿业期货去年12月底发布招股说明书,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A+H”股或暂时无望;南华期货今年4月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金瑞期货今年5月终止IPO申请。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期货行业至今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首家上市公司,从目前公布的4家期货公司IPO进度来看,今年期货公司IPO并不乐观。瑞达期货虽然距离初审会仅一步之遥,但已经等待了一年半,可以预计今年期货公司IPO无望。另外,从期货公司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来看,整体表现稳健、步入正轨,但业务类别依然不够多元化,期货公司未来发展或需加大创新业务。
瑞达距初审会仅一步之遥
宏业A+H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证监会公布的最新首次公开发行审核工作流程和申请人公司情况了解到,期货公司IPO方面,仅南华期货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其余3家期货公司IPO进程尚无最新进展。
一般来说,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审核流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行审核会、文件截取、核准发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瑞达期货的IPO流程是最快的,但同时也是最长的。
记者发现,目前已完成IPO程序的期货公司共有4家。其中,瑞达期货早在2016年12月底就已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但截至目前尚无新进展;鸿业期货去年12月底发布A股招股说明书,目前刚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南华期货今年4月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金瑞期货今年5月终止IPO申请。
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表明发行人已按要求回复了反馈意见,距离安排初审会仅剩一步之遥。然而,瑞达期货等待“这一步”已经一年半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瑞达期货在“披露前更新”阶段已经停留了一年半。虽然瑞达期货是IPO进程中进展最快的期货公司,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今年上市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宏业期货一直被业内视为最有可能首家“A+H”期货公司,但完成这一路程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
按照上市流程,发行监管部正式受理公司上市申请后,将按程序安排预披露,并将申请文件分发至相关监管部门。相关监管部门将根据发行人所属行业、相关回避要求、审核人员工作量等情况确定审核人员。相关监管部门审核人员审核发行人申请文件后,提交反馈会讨论,从而进入反馈会。目前,鸿业期货刚刚迈出进军A股上市的第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鸿业期货本次股票发行拟申请在深交所上市,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2亿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0.27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7.773亿股,H股不超过2.49亿股。
净利润逐年增加
瑞达期货击败鸿业期货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拟上市期货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发现,这些期货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以瑞达期货和鸿业期货为例,瑞达期货在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15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2013年实现净利润0.74亿元;而鸿业期货2016年的净利润为0.69亿元,2015年为0.62亿元,2014年为0.50亿元。
相比较而言,瑞达期货的经营状况要比鸿业期货好很多,除了净利润之外,其他财务数据也都比鸿业期货要好。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将两家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与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期货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家监管机构公布的同一家期货公司的财务数据并不一致。
以瑞达期货为例,招股说明书显示,瑞达期货2015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但2015年、2014年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0.88亿元。
类似情况也存在于鸿业期货,鸿业期货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16年、2015年、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00万元、6200万元、5000万元,但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2015年、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5400万元、4300万元。
通过对比发现,瑞达期货过去几年的净利润,中期协公布的数据与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均有近千万元的出入。2015年中期协公布的数据比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略高出千万元,2014年则略低千余万元。同时,鸿业期货公布的财务数据,除2016年中期协公布的数据略高出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近千万元外,2015年、2014年,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均高于中期协公布的数据。
对此,《证券报》记者致电多位业内人士,但其给出的答案并不完全一致。
记者致电瑞达期货一位前高管,该高管表示不知道瑞达期货申请IPO的事情,也不清楚两家监管机构公布的财务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鸿业期货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两份数据不一致可能与公布的业务结构不一致有关。鸿业期货人士称,“招股说明书里的财务数据都是包括子公司净利润的,期货协会公布的财务数据可能没有包括。”
对于此说法,《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了宏业期货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并未发现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反映的子公司经营状况。
不过公开资料显示,鸿业期货旗下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其中,风险管理子公司鸿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营期货及现货业务、场外期权及期权做市商业务;海外子公司鸿塑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拥有证券、期货两大牌照,覆盖外汇期货、商品期货等全球主流交易产品,并下设资产管理子公司。
期货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改善
去年12月行业净利润近6亿元
随着期货业务的多元化,期货公司的经营状况也逐渐好转。例如,去年上市券商系期货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突出。据相关统计,从已发布的19家券商年报来看,19家券商系期货公司去年合计净利润达27.5亿元,较2016年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业绩数据增长10%。中信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银河期货、华泰期货净利润均超过2亿元,其中中信期货净利润达4.1亿元,跨过4亿元大关。
《证券日报》记者从期货业协会发布的理事会通报文件获悉,截至去年12月底,全行业149家期货公司12月份累计成交量16.52万亿元,成交量2.53亿手,营业收入30.66亿元,净利润5.95亿元。其中,在129家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中,12月份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1.26亿元,业务净利润3041.45万元。此外,共有70家风险管理公司在协会备案,65家公司备案试点业务,当月无新的风险管理公司备案。
北京一家期货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期货公司经营状况有很大改善,主要原因是部分业务限制的取消、创新业务发展的不断加快,这是推动行业和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期货公司一方面需要更多资金拓展业务,另一方面需通过上市补充资本。
“从目前的情况看,期货公司走IPO可能还要花很长时间,今年实现上市几乎无望,尤其是刚进入‘预披露’阶段的公司。”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表示,瑞达期货是IPO进程最快的公司,虽然接下来就是初审会,但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从这个角度看,期货公司IPO进程并不乐观。
随着今年即将进入中旬,期货公司IPO进程再次成为业内最关注的话题。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最新行政许可项目中发现,截至2018年5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流程及申请公司情况受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307家,其中通过审核28家,未通过审核279家;未通过审核的公司中,272家处于正常等待审核状态,7家处于中止审核状态。其中,涉及4家期货公司,分别是瑞达期货、鸿业期货、南华期货、金瑞期货。
记者发现,瑞达期货早在2016年12月就已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但此后一直未有新进展;鸿业期货去年12月底发布招股说明书,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A+H”股或暂时无望;南华期货今年4月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金瑞期货今年5月终止IPO申请。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期货行业至今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首家上市公司,从目前公布的4家期货公司IPO进度来看,今年期货公司IPO并不乐观。瑞达期货虽然距离初审会仅一步之遥,但已经等待了一年半,可以预计今年期货公司IPO无望。另外,从期货公司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来看,整体表现稳健、步入正轨,但业务类别依然不够多元化,期货公司未来发展或需加大创新业务。
瑞达距初审会仅一步之遥
宏业A+H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证监会公布的最新首次公开发行审核工作流程和申请人公司情况了解到,期货公司IPO方面,仅南华期货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其余3家期货公司IPO进程尚无最新进展。
一般来说,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审核流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行审核会、文件截取、核准发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瑞达期货的IPO流程是最快的,但同时也是最长的。
记者发现,目前已完成IPO程序的期货公司共有4家。其中,瑞达期货早在2016年12月底就已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但截至目前尚无新进展;鸿业期货去年12月底发布A股招股说明书,目前刚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南华期货今年4月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金瑞期货今年5月终止IPO申请。
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表明发行人已按要求回复了反馈意见,距离安排初审会仅剩一步之遥。然而,瑞达期货等待“这一步”已经一年半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瑞达期货在“披露前更新”阶段已经停留了一年半。虽然瑞达期货是IPO进程中进展最快的期货公司,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今年上市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宏业期货一直被业内视为最有可能首家“A+H”期货公司,但完成这一路程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
按照上市流程,发行监管部正式受理公司上市申请后,将按程序安排预披露,并将申请文件分发至相关监管部门。相关监管部门将根据发行人所属行业、相关回避要求、审核人员工作量等情况确定审核人员。相关监管部门审核人员审核发行人申请文件后,提交反馈会讨论,从而进入反馈会。目前,鸿业期货刚刚迈出进军A股上市的第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鸿业期货本次股票发行拟申请在深交所上市,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2亿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0.27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7.773亿股,H股不超过2.49亿股。
净利润逐年增加
瑞达期货击败鸿业期货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拟上市期货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发现,这些期货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以瑞达期货和鸿业期货为例,瑞达期货在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15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2013年实现净利润0.74亿元;而鸿业期货2016年的净利润为0.69亿元,2015年为0.62亿元,2014年为0.50亿元。
相比较而言,瑞达期货的经营状况要比鸿业期货好很多,除了净利润之外,其他财务数据也都比鸿业期货要好。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将两家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与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期货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家监管机构公布的同一家期货公司的财务数据并不一致。
以瑞达期货为例,招股说明书显示,瑞达期货2015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但2015年、2014年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0.88亿元。
类似情况也存在于鸿业期货,鸿业期货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16年、2015年、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00万元、6200万元、5000万元,但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2015年、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5400万元、4300万元。
通过对比发现,瑞达期货过去几年的净利润,中期协公布的数据与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均有近千万元的出入。2015年中期协公布的数据比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略高出千万元,2014年则略低千余万元。同时,鸿业期货公布的财务数据,除2016年中期协公布的数据略高出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近千万元外,2015年、2014年,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均高于中期协公布的数据。
对此,《证券报》记者致电多位业内人士,但其给出的答案并不完全一致。
记者致电瑞达期货一位前高管,该高管表示不知道瑞达期货申请IPO的事情,也不清楚两家监管机构公布的财务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鸿业期货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两份数据不一致可能与公布的业务结构不一致有关。鸿业期货人士称,“招股说明书里的财务数据都是包括子公司净利润的,期货协会公布的财务数据可能没有包括。”
对于此说法,《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了宏业期货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并未发现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反映的子公司经营状况。
不过公开资料显示,鸿业期货旗下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其中,风险管理子公司鸿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营期货及现货业务、场外期权及期权做市商业务;海外子公司鸿塑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拥有证券、期货两大牌照,覆盖外汇期货、商品期货等全球主流交易产品,并下设资产管理子公司。
期货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改善
去年12月行业净利润近6亿元
随着期货业务的多元化,期货公司的经营状况也逐渐好转。例如,去年上市券商系期货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突出。据相关统计,从已发布的19家券商年报来看,19家券商系期货公司去年合计净利润达27.5亿元,较2016年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业绩数据增长10%。中信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银河期货、华泰期货净利润均超过2亿元,其中中信期货净利润达4.1亿元,跨过4亿元大关。
《证券日报》记者从期货业协会发布的理事会通报文件获悉,截至去年12月底,全行业149家期货公司12月份累计成交量16.52万亿元,成交量2.53亿手,营业收入30.66亿元,净利润5.95亿元。其中,在129家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中,12月份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1.26亿元,业务净利润3041.45万元。此外,共有70家风险管理公司在协会备案,65家公司备案试点业务,当月无新的风险管理公司备案。
北京一家期货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期货公司经营状况有很大改善,主要原因是部分业务限制的取消、创新业务发展的不断加快,这是推动行业和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期货公司一方面需要更多资金拓展业务,另一方面需通过上市补充资本。
“从目前的情况看,期货公司走IPO可能还要花很长时间,今年实现上市几乎无望,尤其是刚进入‘预披露’阶段的公司。”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表示,瑞达期货是IPO进程最快的公司,虽然接下来就是初审会,但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从这个角度看,期货公司IPO进程并不乐观。